切换到宽版
  • 13577阅读
  • 150回复

【参赛026】藏未央:川藏南线-北线的那些事儿(首发,全文已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14-09-23


此时的雅拉,酷寒萧瑟,而日出前的那段时间,更是一种冷到骨髓里面的寒意。
站在山坡上向小路望去,弯弯曲曲的山路泛着灰白色的光,蜿蜒而来,在这灰白色的色带上,那些小小移动的黑点,就是转山的人群。
太阳还远远的躲在山背后,早起的藏族老乡们已经以转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14-09-23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对进入西藏的其他藏区人员控制很严。
以前千里朝拜就为了在大昭寺前叩首,现在就很难实现了。
而在这里转经的功德,据说仅次于大昭寺,因此,在这里转经,就成了西藏以外的藏区群众的首选之地。

这连天的大雪,让我的小折车轮止步,却挡不住老乡们转经的虔诚。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14-09-23


很遗憾,这张小沙弥尼的片子,有点虚了。

天太冷,这还不是最难过的,每天的两餐,实在让人吃不消。按说,藏传佛教对肉食并不是排斥的,但现在,也许是受到了汉传佛教的影响,现在的修行人,也坚持吃素。可怜我这样的异乡来客,每天的饭食是两片菜叶+一大勺辣子+半冷不热的面条,而且是吃了整整四天啊。
在路边小店里买的那个包装上印着大明星一脸微笑的粗粮饼,这时候就是最好的抚慰。
                                                    


[ 此帖被疾风在2014-09-23 17:02重新编辑 ]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14-09-23


雪越下越大起来。
玛尼堆那些彩色的经板,在雪中分外的鲜艳。
这些经板,都是由转经的老乡们奉献的,一层层一块块,越集越多,玛尼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14-09-23





刻经人扎西

发帖
1791
金钱
2298
威望
53
贡献值
0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14-09-25
楼主的文写的真好,期待全文
发帖
119
金钱
119
威望
2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6楼 发表于: 2014-09-26
景色优美,!!!!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7楼 发表于: 2014-09-26


刻经人罗布
罗布是八美人,从小就在扎西寺跟着父亲学刻板。罗布最自豪的,是在德格印经院刻过版。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8楼 发表于: 2014-09-26


强巴师傅的工作照,看见我的镜头,一直哼着小调的强巴师傅有点拘谨起来。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9楼 发表于: 2014-09-26



藏哇寺的才让师傅,摄于2012年的那次旅行。
我在扎西寺和刻经的师傅们攀谈起来。
有时候会有内地的游客来定制刻经,因此师傅们都会说一些汉话,聊起来,才让师傅居然是他们的大师兄,原来这一批刻经人几乎都是青海热贡出来的。这些经板的内容,除了佛经、真言,还有很多绘画版本的宗教故事,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按照精美程度和尺寸大小,一般一块两尺见方的经版,也就五、六十元。
老乡们在师傅这里定好经版,然后恭谨地供奉在玛尼堆上。

安多和康巴藏区,这样的玛尼堆很多,有的让人叹为观止。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0楼 发表于: 2014-09-26


信徒们供奉的各色经版。
背后的佛塔已经被供奉的经版盖满,且还在不断加高中。
经版师傅的孩子无视这漫天的飞雪,围绕着佛塔追逐着打闹着,一片笑声。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1楼 发表于: 2014-09-26


米村中的老乡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2楼 发表于: 2014-09-26

米村中的老乡









[ 此帖被疾风在2014-09-28 18:27重新编辑 ]

发帖
3966
金钱
14222
威望
30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3楼 发表于: 2014-09-28
感人!这个绝对是5星!楼主的照片和描述有种看国家地理的感觉,充满了人文关怀!
SO SAY WE ALL!
发帖
403
金钱
364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4楼 发表于: 2014-09-28
看完再评
[ 此帖被30478497在2014-09-29 20:10重新编辑 ]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5楼 发表于: 2014-09-28

刻经匠人的窝棚
这一片窝棚,就是刻经师傅们的住所+工作间了,毡布搭成这个聊可挡挡风雨的小窝,师傅们吃住就在这里面,除了休息时间,一整天都在叮叮当当的琢石声中忙碌着。
窝棚门口,是已经完工的经版,有的是客户已经定下的,有些等着人来买。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6楼 发表于: 2014-09-28


雪实在太大,转经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往回走。

这次出门,根本没想到会遇见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我只带了双半指的骑行手套,在这样的环境下,实在冻得受不了,相机套着塑料袋揶在怀里,手揣在裤兜里,缩颈藏头,躲在避风的地方,要是平时,肯定会被误为鬼鬼祟祟的歹人吧。

借宿米村的好心老觉姆借了我一把雨伞,还是大红色的-----我倒真希望能在大雪中邂逅一个撑着红纸伞的姑娘,可惜只是幻想。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7楼 发表于: 2014-09-28


巨大的佛塔,基本是由信众们奉献的玛尼堆构成,四周的转经轮昼夜不息。
没有相机的防寒套,尽管套着塑料袋,镜头还是被融化的雪花沾湿,而那个**的“川藏线防水驮包”,早就里外一样的湿漉漉了,幸亏我提前把衣物套上了塑料袋。
这时候骑车,并不是什么很爽的事情,V刹沾上雪块,很快就冻住了,我走一段,就要动回手敲掉那些讨厌的小冰块。

佛学院的经声,不因这雪而稍弱。
发帖
210
金钱
223
威望
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14-09-28
加油!!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14-09-28


转经的人们    







[ 此帖被疾风在2014-09-28 23:11重新编辑 ]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14-09-28



转经的人们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14-09-29



转经的人们

缠缠绵绵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稍减冷清的和平大FAHUI又回复了热闹。从马尔康、金川、丹巴、道孚、甘孜等地方来的老乡们又开始了每天围着大经塔一圈一圈永不停歇的转经。人流匆匆,石板路被磨得光影可鉴。

我本来以为大雪至少要好几天才能消融的,实际上才大半天时间,除了背阴,大部分雪已经不见,又恢复了到处一片衰黄。看来毕竟还没有真正的冬天来临。

不过这几天的雪,对我的行程计划,影响却是很严重,被困在佛学院白白耽搁了五天时间,如果继续往下壤塘,然后要在假期结束前回到苏州,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一想到BOSS那张永远不变板着的脸,再多的计划也只能暂时放弃。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14-09-29



此间的少年

我在转经的人群里游走,偶尔按下快门。
小姑娘一直跟着大人的后面,也煞有介事地推着经桶。在一个转角,我有意识地慢下脚步,把镜头对准了她,趁着小姑娘一愣间,我按下了快门。
可惜她一直没有上学,不像其他差不多同龄的藏家孩子,至少还能结结巴巴地说几句汉化,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只知道她是和父母、奶奶,和村里人一起乘小面的,从色尔达来的。
想起了那个让我抓狂的老爷岭垭口。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14-09-29



此间的少年

小家伙名叫扎西,很常见的一个藏族名字,来自甘孜。
小扎西已经上到小学五年级了,普通话说得还挺流利,尽管汉字写得像蚯蚓爬一样,给我留地址时我辩了了半天,才明白他写的是汉字而不是八思巴文。小家伙说他们教汉语的老师,也不比强到哪里去。

他来这里,是被父母送过来读寺院学校的。
也许,以后寺院就会多了一个小沙弥。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14-09-29



车友……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藏家骑自行车,看车标,还是上海的凤凰坤车。
在藏地,最常见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其次是汽车、然后就是骑马了,现在搞“安居工程”,以前游牧的藏家也开始定居,电动车也渐渐普及,但还真没见过骑自行车的人,因此看见这位大哥蹬着自行车进会场,俺赶快掐了一张。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5楼 发表于: 2014-09-29



FAHUI上

人越来越多,久违的太阳居然也露了脸,不过天空还是惨白,而不是高原那种让人心醉的纯净的蓝色。
这天居然和苏州PM2.5严重超标时一个德行。

《圣经、创世纪》:神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光在哪里呢?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6楼 发表于: 2014-09-29



卖烧烤的临夏大妈

藏区的吃,是俺最头疼的事情。
倒不是俺讲究要吃什么生猛海鲜煎炒烹炸,而是藏区老乡的口味……实在俺有点难以接受。
酥油茶是俺的最爱,糌粑吃上那么一天两天也毫无困难,可是俺是稻米主食的哇,每天就是面饼、面片、面条……都在这里面打滚,而且除了一层辣子,别的啥也没有,这可就受不了了。

赐我一顿白米饭吧,无数次我午夜梦回。
[ 此帖被疾风在2014-09-29 17:50重新编辑 ]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7楼 发表于: 2014-09-29



米村的杂货铺
平时也是老乡们晒太阳、聊天的社交场所。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8楼 发表于: 2014-09-29



米村的杂货铺

这几天,杂货铺对我这个天外来客也渐渐的熟悉起来,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有个骑车的上海人因为下大雪被困着了。
实在的说,俺说自己是上海人,倒不是有啥企图或觉得无上荣光,而是对老乡们来说,北京、上海、成都、拉萨可能是传说中的最耳熟人详的大地方了,我遇见的每个人和我的第一句话几乎就是:“哪里的?”

然后我会回答:“上海”
老乡们会吐吐舌头,表示很赞赏的样子。                                                                            

发帖
652
金钱
699
威望
88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9楼 发表于: 2014-09-29
    


转经的人